无奈地写几篇SCI文章
半年前模拟了n多数据,一直扔着,没有整理。
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对写论文非常厌恶,提不起精神。
手头的数据,整理几篇文章在主流的SCI刊物上发表应该没问题;但自己心里也清楚,这等灌水论文对科技的发展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
但是面对高校一年一度的考核,没有论文又如何能行?
真是无奈呀,我们这些P民。
半年前模拟了n多数据,一直扔着,没有整理。
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对写论文非常厌恶,提不起精神。
手头的数据,整理几篇文章在主流的SCI刊物上发表应该没问题;但自己心里也清楚,这等灌水论文对科技的发展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
但是面对高校一年一度的考核,没有论文又如何能行?
真是无奈呀,我们这些P民。
先后仔细阅读了科学网李小文院士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用人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4-700410.html文章以及陈安博士的《天公懒得抖擞只选择哆嗦的原因初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700667.html。阅后感觉还是老陈写得深刻,有点鲁迅贫嘴的味道,尽管前者上了科博网头条。总之,关于人才观,李院士Vs陈博士,后者完胜。
...最近,网上突然发现我科学网/财新网博客上的一篇科普文章已经被当做某中学高二的期中语文试题,具体如下。自己做了做,还真麻烦!不敢确定是否能够全做对。出试卷的老师,还真让您费神了。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飞机的隐身术
沈海军
雷达可以准确测定千里之外的目标,有“千里眼”之称。雷达探测的原理是设备把电磁波辐射出去,然后根据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来发现目标。飞...
6月6日,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假如爱迪生来到21世纪……”.
6月8日,科技日报发文章《“逃离工科”现象日趋明显 专家热议如何造就当代“爱迪生”》,将高考作文题与我的博客联系起来,探讨了目前教育体制...
前天,大学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聚会中,邀请了5位当年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他们现在均已是年过七旬,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一位教我们《弹性力学》的老教授,带来了当年他给我们上课时的成绩记录本。本人序号为8,当年该课程得分为86.
看着这个保存了21年的成绩记录本,由于岁月久远,纸张已经发黄,同学们感动坏了,这就是老一代高校教师的作风。
想想自己,一向自认为教学还可以的我,很惭愧。